13305361563
当前位置:潍坊信息网  -  本地文章  -  生活百科

春捂秋冻有怎样的科学道理?春捂秋冻又有哪些好处?

2019/4/19 7:51:54

评论:0

浏览量:798

“春捂秋冻、不生杂病”是一条保健防病的谚语,其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,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。那春捂秋冻有怎样的科学道理?春捂秋冻又有哪些好处?我们在进行春捂秋冻时又要注意哪些方面?

春捂秋冻的意思和科学道理

“春捂”就是说春季,气温刚转暖,不要过早脱掉棉衣。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,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。由冬季转入初春,乍暖还寒,气温变化又大,俗话说“春天孩儿脸,一天变三变”,过早的脱掉棉衣,一旦气温下降,就难以适应,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。病菌乘虚袭击机体,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。

“秋冻”就是说秋季气温稍凉爽,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,适宜的凉爽刺激,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,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,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,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,增加产热,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。同样道理,季节刚开始转换时,气温尚不稳定,暑热尚未退尽,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,一旦气温回升,出汗着风,很容易伤风感冒。当然凡事皆有个度,“春捂秋冻”并不排除根据气温变化。

当然凡事皆有个度,春捂秋冻并不排除根据气温变化。人们的体温总是要保持摄氏37度左右,一方面靠自身调节,同时也要靠增减衣服来协助,如果春末和深秋,仍捂得很多或穿得过于单薄,这样的春捂秋冻就过分了,每年的3月和11月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,一方面是气温变化大,同时与衣着调适不当也有很大关系。

春捂秋冻的好处

“春捂秋冻、不生杂病”是一条保健防病的谚语,其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,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,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,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。

1、我们常说春捂秋冻,秋季时节可以适当的冻一冻,不要盲目的给身体增加衣物。专家介绍,这样做也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,可以提升机体的免疫力,进而更好的适应冬季的环境。

2、用现代观点来分析,春捂秋冻这条谚语也是有理由的。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,受春夏秋冬循环变化的影响,体内形成了一种生理性散热和保暖功能。

3、冬天,为抵御寒冷,人的表皮汗腺和毛孔都呈现出闭锁状态。东去春来,毛孔逐渐从“冬眠”中苏醒过来,皮肤开始活跃了,汗毛孔闭锁程度相应降低。因而春风较大的时候,尽管不是很冷,却能长驱直入肌体内部,使人有“春寒冻人透心凉”的感觉。在这种情况下,人就可能感冒或并发其它疾病。再加上春天的天气不稳定,过早地脱掉棉衣或穿得太少,也很容易着凉感冒。

4、秋天的降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,人们逐渐添加衣着,以适应外界环境。过早地穿上棉衣,不经适度的寒冷刺激,对健康也是不利的。当然“春捂”和“秋冻”都要因人、因时而宜,而且要适度,不能蛮干。

春捂秋冻的注意事项

春捂秋冻并非人人适宜,老年人、儿童、心脑血管病患者、慢性肾脏病人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不宜“冻”,健康人群也一定要注意“冻”得适度。下面,将具体说说春捂秋冻要注意的事项,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应注意加强体育锻炼,提高身体素质。

2、建议利用节假日并选择好利于出行的天气,合家去郊外旅游踏青,置身于大自然的环抱之中,有利于身心健康。

3、保持良好、乐观的心态,避免元气外泄、耗气伤阴。

4、天气冷时及时增衣,天气暖和时也应适当“春捂”,以避免外感风寒。

5、饮食上要减肥腻、少吃荤、多食新鲜蔬菜。

6、把握时机冷空气到来前24小时未雨绸缪。许多疾病发病高峰与冷空气的到来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。如感冒、消化不良,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。而青光眼、心肌梗死、中风等,在冷空气过境时也会骤然增加。因此,应在气象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小时增加衣服。

7、注意温差入秋后昼夜温差大,尤其是中国北方地区,白日烈日当空,早晚秋风阵阵,老年人、儿童、慢性肾病患者自身调节能力低,尤易患感冒、扁桃腺炎、肺炎、肾炎甚至加重肾衰,因此要注意适时增减衣物。

8、科学锻炼秋天只要天气不十分恶劣就应到户外进行体育锻炼,如打球、跑步等。但锻炼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,不然会引起关节韧带和肌肉拉伤等。准备活动的时间和内容可因人而异,一般以做到身体发热为宜,锻炼后切忌穿着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,以防身体着凉。

结语:中国历史上传下来的“春捂秋冻”是有其科学道理的,对人的身体有一定好处,但就算对体格健康的人群,“春捂秋冻”也是有条件的。一般情况下,日照温度在15℃-20℃时,人们可适当减少穿衣,但真正到了接近初冬时,这一原则就不再适用。盲目“秋冻”,切不可取。

评论 
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!
发布评论:
评论内容:
验证码:
点击更换图片
看不清?换一张
13305361563
  • Q Q: 2623470208
  • 微信: wfjiazhengwang
微信公众号
微信小程序
Copyright © 2024 “潍坊信息网”版权所有  |技术支持:潍坊信息网  |  
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,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,交易风险自负!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,举报信息、删除信息联系客服
ICP证:鲁ICP备18047530号  

鲁公网安备 37070202000292号